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中山市:高质量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家示范
来源:中山市卫生健康局 2024-04-17 [医疗] [医疗资讯]
近年来,中山市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为契机和主要抓手,统筹全市资源力量,推动全市中医药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努力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中山方案”。

一、强组织,中医药资源快速扩容提升

 

 

一是顶层推动强有力。中山市委、市政府出台项目行动方案等多项支持政策,成立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的项目领导小组,组建项目专班,高规格召开全市中医药大会暨项目推进会,市委书记、市长出席,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开展校地合作。二是财政支撑添动力。2018-2022年,中山市财政共投入39亿元发展中医药事业。2023年,市财政投资5亿元,建设市中医院综合楼,新增医疗科研用房7万㎡。在财政的强大支持下,近年来全市中医机构、床位、医师等年增长超11%。三是人才引育汇智力。全市有省名中医10人,2023年新授牌8个“国字号”“粤字号”名中医工作室,新建30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挂牌成立市杏林学院,开展“千名医师西学中”;启动中医类别医师扩增行动,2023年中医类医师扩增超441人。四是产业发展增活力。全市中药企业30家,产值规模50亿,拥有沙溪凉茶、中智药业等知名中医药品牌。中智是中药破壁行业标杆企业,主导提高30多个中药法定标准。

 

图片

▲2023年中山市中医药大会暨项目推进会

 

 

二、优结构,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完善

 

 

一是持续优化布局。在全省较早建成市、区域、镇街、社区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四大片区均设立区域中医医院,镇街医院和社区“中医馆”100%覆盖。二是持续补短提优。2023年新增1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镇街医院100%设立中医临床科室。完成10个“中医馆”再提升和42个“中医阁”建设。三是持续惠民便民。建成市级中药配剂中心,为群众调配、煎煮、免费配送中药超400万剂。超过三分之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智慧中药房服务。

 

 

三、富内涵,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一是高水平中医院建设成效显著。中山市中医院是国家示范中医院,年诊疗人次超240万,2022年国考排名提升至全国第五十二;陈星海医院是全国首家粤港合资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港澳药械通”首批试点医院。二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硕果累累。2023年以来,中山市新增中医类省级重点专科1个、特色专科3个,5个专科入围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项目推荐名单,累计建成中医类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24个。2023年全市引进岐黄学者许能贵、卢传坚等一批高水平团队,中医药科研立项占比同比增长6%。累计挖掘整理89种疗效突出的特色中医技术,形成107种中药院内制剂。三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以中山市中医院为龙头,建成4个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100%能开展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四是中医药文化交流异彩纷呈。中山市中医药文化馆吸引海内外访客30万人次,获多个国字号荣誉。中山市中医院2023年获评省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建设单位,医院公众号影响力连续5年居全国中医医院五强。

 

图片

▲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中山分中心揭牌

 

 

四、重创新,中医药工作机制鲜活有力

 

 

一是加快工作模式创新。治未病“中山模式”和中西医协同发展入选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主题。引进王琦院士团队,建设区域治未病中心。建成5A级、4A级治未病指导中心各1家。二是加快中西医协同创新。建成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科室各10个,形成“一院一品牌”,市妇幼保健院推出“纯中医儿科病房”,市精神病院引进权威团队打造中医情志病诊疗和科研中心,陈星海医院引进香港资源打造中西医结合精准肿瘤诊疗中心。三是加快医保支付方式创新。在全省、全国实现5项中医医保支付方式创新,构建中西医兼容的DIP支付体系,获2022年省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案例,同一疾病中医治疗费用比西医降低31%,个人负担降低25%。2023年加快构建“多元系统价值”中医支付方式体系,在精神卫生等领域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四是加快大湾区中医药交流合作创新。陈星海医院每年服务港澳患者超8000人,2024年成为被香港新增纳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的7家大湾区医疗机构之一;与香港综合肿瘤中心合作,为粤港两地患者提供跨境医疗无缝衔接服务。市人民医院加快推进与澳科大联合培养中医药博士项目。■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