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针灸临床 我要投稿
针灸优势病种——针灸缓解耳鸣耳聋
来源:医生界 2024-01-26 [针灸临床]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耳朵里经常会听到嗡嗡声,有时候单侧耳朵,有时候双侧同步?

听力减弱,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

不仅听力下降,耳朵里还间歇性嗡嗡作响?

 

 

这些都是困扰耳鸣耳聋患者的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耳鸣发生率约为10%~15%,其中20%的患者需要进行临床干预。耳鸣可在各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而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由于耳鸣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症状的主观性和病原学的多样性使得耳鸣很难得到确切治疗。

 

耳聋耳鸣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在临床中拥有比较显著的疗效那应该如何选穴治疗呢?

 

 

1.

 

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

 

耳门,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

 

听宫,出自《灵枢·刺节真邪》,属手太阳小肠经。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针灸甲乙经》记载:“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穴下布有面神经分支及耳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等。

 

听会,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和颞浅动脉。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

 

 

2.

 

辨证虚实

 

实证,可加外关、足临泣、行间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络穴,通阳维脉;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所注为“输”的腧穴,通于带脉;二穴均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针泻此二穴,属上下循经取穴,可通畅少阳经气,清宣少阳经的热邪,以达通利耳窍之功。行间为足厥阴之脉所溜为荥的荥火穴,是肝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荥主身热”,取泻本穴,可清泻肝胆之火,取“病在上,取之下”和“盛则泻之”之意。

 

诸穴共用,可起到镇静安神,启闭开窍,清泻肝胆之火,宣通耳部之经气,活血通络的作用,则耳聋复聪,耳鸣自止,诸症悉平。

 

虚症,可加太溪、太冲,针用补法

 

 

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补此二穴,可起到滋补肝肾之功,通耳部之经气的作用。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