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针灸临床 我要投稿
针灸特效治疗腹痛、呕吐
来源:医生界 2023-09-19 [针灸临床]

01、腹痛的针灸治疗

腹痛,凡胃脘以下,耻骨联合以上部位出现疼痛症状者均称为腹痛。

外感风、寒、暑、湿,或内伤饮食,或气滞血瘀以及虫病、癃闭、积聚等,均可导致腹痛。

从其疼痛部位而言,上腹部疼痛多属脾、胃、大肠、小肠病变;下腹部痛,多为肝肾为患;绕脐痛多为虫病。

从其疼痛性质而言,虚痛多喜按,实痛多拒按,痛在气分则走窜不定,痛在血分,多固定不移,痛在腑者,脉多弦滑,痛在脏者,脉多沉弦。

腹痛的治疗,常取足少阴肾经的肓俞,以调肝肾和冲任之经气而止痛,又取天枢穴,以疏导气机,二穴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为治疗肠道疾患的要穴,但仍需根据腹痛的性质和部位进行辨证配穴。

腹痛不止,再刺足阳明胃经的气冲穴,以平冲逆之气,疏调肠胃而止腹痛(《灵枢·杂病》篇)。

大肠疾患所致肠中切痛,濯濯鸣响,泄泻而脐部疼痛取上巨虚治疗(《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据临床观察,取上巨虚、天枢二穴,对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过敏性结肠炎,皆有较好的效果。

蛔虫性腹痛,表现为聚结腹痛,腹中痛块可上下活动,呈阵发性疼痛,腹部有热且口渴、流涎水(《灵枢·杂病》篇),时作时止,来去无定,或呕吐青绿水,或吐出虫,或痛而坐卧不安、或大痛不可忍,面色或青或黄或白而唇红。

对肠蛔虫症不发作时,可取天枢、足三里,以调整胃肠气机,并能排虫;对蛔虫发作性腹痛,针取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

 

02、呕吐的针灸治疗

呕吐病证主要与胃、肝、胆有关。

因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下行为顺。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气逆而上,则发生呕吐,正如《圣济总录·呕吐》说:“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

恼怒刺激,伤及肝胆,胆气上逆,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呕吐。

临床应根据辨证结果进行施治。

若突然呕吐,伴有寒热,胸脘满闷,则为邪气在胃,取足三里穴为主治疗。

若呕吐吞酸,善太息,口苦,呕胆汁,心中憺憺,为邪在肝胆,影响于胃,取阳陵泉、足三里穴。

《灵枢·四时气》篇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针灸治疗呕吐有一定的疗效,但若上消化道癌肿严重梗塞引起的呕吐及脑源性呕吐,应着重原发病的治疗。

临床上多取下脘、中脘、上脘、阳陵泉、足三里、内关等,每日1次或每日2次,得气后留针15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