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来源:医贯 2024-04-22 [中医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由环境、基因组、微生物和免疫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疾病,呈慢性的炎性反应状态,病变呈连续性,可累及直肠、结肠的不同部位,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临床超过1/3患者表现为慢性间断性发作,少数为慢性持续性发作,极少数呈逐渐加重的特点,是消化系统疑难病之一。

UC常发生于青壮年期,20~40岁占80%,多数患者消化系统表现在前,缓慢起病、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发热等,病程多在6周以上。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UC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参照中医“痢疾”“久痢”“休息痢”“肠澼”等病证进行治疗。因该病所处缓解期或发作期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且病程长、易复发,因此“久痢”更能准确的描述本病。

病因病机

1. 病因与发病

素体脾气虚弱是发病基础,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是主要的发病诱因。

2. 病位 

病位在大肠,与脾、肝、肾、肺诸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3. 病机要点 

UC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脾胃虚弱为本,湿邪(热)、瘀热、热毒、痰浊、气滞、瘀血等为标,发病是由虚致实,最后导致虚实夹杂的过程。病性在活动期多属实证,主要病机为湿热蕴肠,气血不调,重度以热毒、瘀热为主,反复难愈者应考虑痰浊瘀血。在缓解期多属虚实夹杂,主要病机为脾虚湿恋,运化失健。难治性UC的病机关键主要为脾肾两虚,湿浊稽留,气血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并见。随着病情演变可出现病机转化。

辨证治疗

治疗目标为诱导并维持病情深度缓解,达到疾病清除,包括临床缓解、黏膜愈合及组织学缓解。其中临床应答是即时治疗目标,临床缓解、C-反应蛋白和粪钙卫蛋白恢复正常是中期治疗目标,内镜下黏膜愈合、无残疾和恢复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长期治疗目标]。治疗原则为活动期清热化湿、调气和血、敛疡生肌,缓解期健脾益气、补肾固本、清热化湿。

1. 大肠湿热证

主症:①腹泻,便下黏液脓血;②腹痛;③里急后重。次症:①肛门灼热;②腹胀;③小便短赤;④口干;⑤口苦。舌脉:①舌质红,苔黄腻;②脉滑。证候诊断: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和血。

主方:芍药汤加减。药物组成:白芍9~15 g、黄连3~5 g、黄芩6~9 g、木香3~6 g、炒当归6~12 g、肉桂(后下)3 g、生甘草3~9 g等。

加减:脓血便明显,加白头翁9~15 g、地锦草9~18 g、马齿苋9~15 g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血便明显,加地榆9~15 g、槐花6~9 g、茜草6~9 g以凉血止血。

中成药:①虎地肠溶胶囊:口服,每次4 粒,每日3 次。②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③结肠宁(灌肠剂):灌肠,取药膏5 g,溶于50~80 mL温开水中,放冷至约37 ℃时保留灌肠,每日1次。

2. 热毒炽盛证

主症:①便下脓血或血便,量多次频;②腹痛明显;③发热。次症:①里急后重;②腹胀;③口渴;④烦躁不安。舌脉:①舌质红,苔黄燥;②脉滑数。证候诊断: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主方:白头翁汤加减。药物组成:白头翁9~15 g、黄连3~5 g、黄柏3~12 g、秦皮6~12 g等。

加减:血便频多,加仙鹤草6~12 g、紫草6~9 g、槐花6~9 g、地榆9~15 g、牡丹皮6~12 g以凉血化瘀止血;腹痛较甚,加徐长卿3~12 g、白芍9~15 g、甘草3~9 g以缓解止痛;发热者,加金银花6~15 g、葛根12~15 g疏风散热。

中成药:①裸花紫珠颗粒(片/胶囊):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②八味锡类散:灌肠,取2~3 g,溶于80 mL温开水中,放冷至约37 ℃时保留灌肠,每日1~2次。

3. 脾虚湿蕴证

主症:①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或为白冻;②腹泻便溏,夹有不消化食物;③脘腹胀满。次症:①腹部隐痛;②肢体困倦;③食少纳差;④神疲懒言。舌脉:①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腻;②脉细弱或细滑。证候诊断: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和中。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党参9~15 g、白术6~12 g、茯苓12~15 g、甘草3~9 g、桔梗3~9 g、莲子肉6~15 g、白扁豆9~15 g、砂仁(后下)3~6 g、山药15~30 g、薏苡仁9~30 g、陈皮3~9 g等。

加减:大便白冻黏液较多者,加苍术3~9 g、白芷3~9 g、仙鹤草6~12 g以燥湿健脾、凉血止痢;久泻气陷者,加黄芪9~30 g、炙升麻3~9 g、炒柴胡3~9 g以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中成药:补脾益肠丸:口服,每次4 g,每日3次。

4. 寒热错杂证

主症:①下痢黏液脓血,反复发作;②畏寒怕冷;③腹痛绵绵。次症:①肛门灼热;②口渴不欲饮;③饥不欲食。舌脉:①舌质红,或舌淡红,苔薄黄;②脉弦,或细弦。证候诊断: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治法:温中补虚,清热化湿。

主方:乌梅丸加减。药物组成:乌梅6~12 g、黄连3 g、黄柏3~12 g、桂枝3~9 g、干姜3~9 g、党参9~15 g、炒当归6~9 g、制附子(先煎)3~9 g等。

加减:大便稀溏,加山药15~30 g、炒白术6~12 g以健脾燥湿止泻;久泻不止者,加石榴皮3~9 g、诃子3~9 g以收敛止泻。

5. 肝郁脾虚证

主症:①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常因情志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②大便稀烂或黏液便;③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次症:①排便不爽;②饮食减少;③腹胀;④肠鸣。舌脉:①舌质淡红,苔薄白;②脉弦或弦细。证候诊断: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化湿。

主方: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药物组成:陈皮3~9 g、白术6~12 g、白芍9~15 g、防风6~9 g、炒柴胡3~9 g、炒枳实6~9 g、炙甘草3~9 g等。

加减:腹痛、肠鸣者,加木香3~6 g、木瓜6~9 g、乌梅6~12 g以柔肝行气止痛;腹泻明显者加党参9~15 g、茯苓12~15 g、山药15~30 g、芡实9~15 g以健脾利湿止泻。

中成药:固肠止泻丸(胶囊),口服,每次4 g,每日3次。

6. 脾肾阳虚证

主症:①久泻不止,大便稀薄;②夹有白冻,或伴有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③腹痛喜温喜按。次症:①腹胀;②食少纳差;③形寒肢冷;④腰酸膝软。舌脉:①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②脉沉细。证候诊断: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化湿。

主方: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药物组成:制附子(先煎)3~9 g、党参9~15 g、干姜3~9 g、炒白术6~12 g、甘草3~9 g、补骨脂6~9 g、肉豆蔻3~9 g、吴茱萸3 g、五味子3~6 g等。

加减:腰酸膝软,加菟丝子6~12 g、益智仁3~9 g以温肾止泻;畏寒怕冷,加肉桂(后下)3 g以温肾散寒;大便滑脱不禁,加赤石脂9~12 g、禹余粮9~15 g以收敛止泻。

7. 阴血亏虚证

主症:①便下脓血,反复发作;②大便干结,夹有黏液便血,排便不畅;③腹中隐隐灼痛。次症:①形体消瘦;②口燥咽干;③虚烦失眠;④五心烦热;⑤面色少华。舌脉:①舌红少津或舌质淡,少苔或无苔;②脉细弱。证候诊断: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治法:滋阴清肠,益气养血。

主方:驻车丸合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连3 g、阿胶(烊化兑入)3~9 g、干姜3~9 g、当归6~12 g、地黄12~15 g、白芍6~15 g、川芎3~9 g等。

加减:大便干结,加麦冬6~12 g、玄参9~15 g、火麻仁12~15 g以润肠通便;面色少华,加黄芪9~30 g、党参9~15 g以健脾益气。

 

摘自:史瑞,李军祥,沈洪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01):288-296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