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针灸临床 我要投稿
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
来源:医中悟道 2019-02-21 [针灸临床]
最近芸菱门诊来了2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都是女性,只不过一位年轻,一位年老。年轻的女患者发病时间相对较短,芸菱只给扎了一次,疼痛便缓解了80%。年老的患者,病史已经有10余年了,芸菱目前扎了4次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于是下班后,抓紧翻书查阅资料,跟着石学敏院士一起学学三叉神经痛的经验。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放射性、烧灼样的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典型的神经痛。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属于中医学“面痛”、“面风痛”、“面颊痛”等范畴。本病起初发作间隔时间较长,而后逐渐缩短,疼痛程度也逐次加重,属临床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愈者少,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外感风邪、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有关。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太阳经脉,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痹阻;或因风热毒邪侵淫面部,经脉气血壅滞,运行不畅;外伤或情志不调使气血瘀滞。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从而产生“面痛”。其中,三叉神经眼支痛主要属足太阳经病症;上、下颌支痛主要属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症。

 

治疗方法

 

每次先施醒脑开窍法,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手法1 min;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1~1.5寸,施提插补法,使双下肢抽动3次为度。

 

然后再施常规针刺法,取穴:远端取穴(双侧)合谷、三间、内庭;局部取穴(患侧)第一支痛取攒竹、阳白、鱼腰;第二支痛取四白、迎香、颧髎、下关;第三支痛取夹承浆、颊车、翳风。

 

操作:攒竹、阳白、鱼腰、四白、迎香、夹承浆、颊车浅刺0.3~0.5寸,行雀啄刺;颧髎、下关直刺1~1.5寸,合谷直刺1寸,三间、内庭直刺0. 5寸,施提插泻法。

 

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选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轻微跳动而能耐受为度,留针20 min,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针刺先取远端穴,局部穴位急性发作期宜轻刺。

 

可配合刺络拔罐法,选颊车、地仓、颧髎、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然后拔罐,出血量约3~5 ml,留罐3~5 min,至瘀血流尽之后起罐,隔日1次。同时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

 

针刺治疗时应注意局部穴宜轻刺而久留针,远端穴位可用重刺激手法,尤其在发作时,宜用远端穴位行强刺激手法。治疗期间应注意起居饮食有常,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