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i_need_contribute
秋季肛肠疾病高发,中医妙招助您肛肠健康!
source:广东省中医院 2024-09-05 [健康] [养生保健]
  • 为什么秋天要注重肛肠健康?

 

秋天,大部分地区气候由炎热转为凉爽,空气湿度降低,逐渐变得干燥。这种气候变化对人体的肛肠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秋季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体内水分不足,引起便秘,进而可能引发或加重痔疮等肛肠疾病。

中医认为,大肠是“传导之官”,主要负责体内废物的排出。秋季干燥的环境容易伤及肺脏,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可导致大肠津液不足,使得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长期下来可能对肛肠部位造成损伤。

 

 

  • 秋季如何预防肛肠疾病?

 

顺应自然

中医养生强调顺应四季变化。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即收敛阳气,滋养阴液,为冬季的闭藏做准备。

润燥养阴

秋季气候干燥,易伤肺阴,故润燥是秋季养生的关键。应多食用一些养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蜂蜜、芝麻、银耳等,以滋养身体,缓解秋燥。

调整脾胃

夏季人们往往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入秋后,应逐渐调整饮食,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米等。

早睡早起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秋季应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作息原则。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利于阳气的舒展,避免秋乏。

情志调养

秋季万物凋零,人们容易产生悲秋情绪。中医有“悲忧伤肺”之说,因此,秋季养生还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的影响。

适度秋冻

“春捂秋冻”是中医养生的一种方法。立秋之后,气温逐渐下降,但不要急于增添衣物,适度的秋冻可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促进新陈代谢。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秋季运动应以温和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津液外泄,损伤阴气。

防病保健

秋季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同时,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中医方法来预防疾病。

饮食有节

秋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助燥伤阴。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腐败的食物。

 

 

  • 出现这些症状,要看医生了!

 

中医认为肛门病等肠道疾病与脾胃功能紊乱、湿热下注、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持续性腹痛:如果腹痛持续不缓解,特别是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等。

呕血或黑便:呕血表现为红色血性呕吐物或咖啡渣样呕吐物,黑便则为黑色、柏油样的恶臭粪便,这些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征兆。

便血:排出鲜红色的血便通常来源于下消化道出血,但上消化道出血量过大时也可能排出鲜血。

急性肠胃炎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伴有肠鸣音异常,可能是急性胃肠炎的征兆。

肠梗阻迹象: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多,声音响亮高亢,可能存在肠梗阻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消化不良:如果经常出现单纯性肠鸣音且不伴随其他症状,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肠易激综合征:长期精神紧绷、肠道感染可能引起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增多。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能是肠道疾病的信号。

腹部肿块:如果触摸到腹部有异常肿块,应及时进行检查。

体重无缘无故的明显下降: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 中医如何预防胃肠道疾病呢?

 

01

中药药膳

  01

  银耳百合羹

材料:银耳15-20克(干品),百合30克(干品,或新鲜百合50克),冰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枸杞一小把(可选,用于增色和营养)。

做法:

泡发银耳,泡发后去掉硬梗,撕成小片。

清洗百合,如果是干百合,也需要提前泡发,新鲜百合则直接清洗干净。

将泡发好的银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根据银耳的多少和喜欢的浓稠度来调整。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炖至银耳软糯,汤汁变稠,银耳炖至软糯后,加入清洗干净的百合,直到百合熟透变软。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至冰糖完全溶解。

在羹快炖好前5分钟,加入清洗干净的枸杞。所有材料炖煮至软糯,汤汁浓稠,冰糖完全溶解后,即可关火,稍微冷却后即可食用。

功效:适宜晚餐搭配,具有滋阴功效,适合秋季干燥气候下的胃肠调理。

 

02

腹部穴位艾灸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来调节身体的气血和经络。对于胃肠道的调理,艾灸可以通过以下穴位发挥作用:

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处,是调节脾胃功能的主要穴位之一。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处,左右各一,艾灸此穴位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神阙穴:即肚脐,艾灸此穴位有助于温补脾胃,调和气血。

关元穴:位于神阙穴下三寸,艾灸此穴位有助于温补肾阳,调理下焦。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横指处,艾灸此穴位可以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改善腹泻、呕吐等症状。

艾灸调理胃肠道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和灸法。通常,艾灸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避免烫伤,同时艾灸后应保持情绪稳定,饮食清淡,避免立即洗澡或吹冷风。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虽然对于虚寒型的胃肠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湿热证、实热证、阴虚证等类型的胃肠疾病则不适宜使用艾灸,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在进行艾灸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确保艾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scan_download_app